吉奥时空+AI:科技赋能耕地守护荆楚粮仓
“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,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” 3月5日,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指出,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。严守耕地红线,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,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,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。
民以食为天,粮以地为本。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,耕地保护被摆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。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,始终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严守耕地红线。2025年初,随着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DeepSeek的落地应用,耕地保护迎来“智慧升级”——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高性价比特性,正为守护“饭碗田”注入新动能。
扎根湖北的时空智能领军企业吉奥时空,以时空大数据+AI大模型技术为核心引擎,通过本地化部署DeepSeek-R1、阿里Qwen2.5等大模型,将耕地保护政策和指标数据进行深度训练,打造三大“智能武器”:政策“随问随答”的问答系统、一图统揽的智能地图、数据智算的耕地“一本账”,让耕地保护更精准、更高效,牢牢端稳“中国饭碗”。
1智能问答:政策“随问随答”,基层减负
“耕地占补平衡怎么落实?”“撂荒地块如何复耕?”过去,基层工作人员遇到这类问题,往往需要翻阅大量文件。如今,依托AI大模型技术,赋能监管部门搭建“耕地保护智能问答系统”。只需用日常语言提问,系统便能快速响应,精准匹配政策解读、操作流程和案例参考。这一创新不仅打破了传统人工查询的繁琐,更让基层干部腾出精力,聚焦田间地头的实际问题。
2一图统览:耕地“数字画像”,风险早预警
在智能化耕地保护的实践中,吉奥时空创新融合DeepSeek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,构建“语音交互+可视化地图”的智能交互模式。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语音指令,就能快速调取指定区域的耕地红线数据,耕地“一张图”跃然眼前并快速定位目标区域,地块属性、历史变更记录、实时监测信息实现智能化呈现。系统还能自动识别违法占地、耕地撂荒等风险场景,实时生成预警分析报告,真正实现“数据支撑决策,一图统管全局”。
“过去跑断腿,现在点一点,问题地块无处遁形!”基层工作人员感慨,智能平台让问题地块风险早预警,不仅处置效率大幅提升,更让耕地保护从“人防”转向“技防”,为守牢粮仓安上“智慧之眼”。
3数据智算:耕地“一本账”,决策更科学
耕地面积是否达标?质量如何提升?面对这些关键问题,通过引入AI数据分析技术,构建“耕地保护分析智能体”。智能体通过深度挖掘土地现状、规划和管理等多维度数据,自动生成统计图表,面积增减、质量等级、流失风险等指标一目了然,还能进行预测未来趋势、模拟推演不同保护措施的效果。
过去做决策靠经验,现在靠数据,用数据代替经验,用算法辅助判断,以科技之力推动耕地保护从“粗放管理”迈向“精准治理”,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、质量稳步提升提供坚实支撑。
【结语】
耕地保护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从“靠人力”到“靠算力”,从“经验判断”到“数据驱动”,智能化技术正为湖北耕地保护注入新动能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,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,不仅守护着每一寸沃土,更筑牢了粮食安全的根基,让“荆楚粮仓”丰盈,让百姓饭碗端得更稳、更安心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480745794103001663/?wid=1741855784598